在線客服
客服熱線
0858-3488766
客服組:
在線客服
QQ:
服務時間:
8:30 - 23:30

版權所屬 © 貴州億陽農業開發有限公司  黔ICP備2021004951號-1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網站建設:中企動力  貴陽

    加工工藝

    瀏覽量:

    綠 茶 加 工 工 藝

       綠茶為不發酵茶。綠茶可分為炒青、烘青、曬青和蒸青四大類,加工方法各不相同,但其基本工序相同即殺青、揉捻、干燥三個過程?,F以我國產量最多的炒青綠茶為例介紹綠茶的加工工藝。 


    一、 殺青 


        殺青即通過高溫破壞鮮葉的組織,使鮮葉內含物迅速轉化。殺青是綠茶初制的第一道工序,是達到綠茶清湯綠葉品質的關鍵。鮮葉通過高溫殺青,可以達到:1、破壞鮮葉中酶活性,制止多酚類化合物的酶性氧化,防止葉子紅變,為保持綠茶綠葉清湯的品質特征奠定基礎。2、蒸發葉內一部分水分,增強葉片韌性,為揉捻成條創造條件。3、是葉內具有青臭氣的低沸點芳香物質揮發,高沸點芳香物質顯露,增進茶香。 


      殺青的技術因素包括鍋溫、投葉量、時間和方法等。這因素相互制約、相互促進、共同影響殺青的質量。 


      (1)、鍋溫 一般要求殺青鍋溫有260℃~320℃之間,才能達到鈍化酶活性的目的。鍋溫太高,殺青葉失水過快,易產生焦葉焦邊,產生煙焦味。鍋溫太低,易產生紅梗紅葉,影響成品的品質。 


      (2)、投葉量 因殺青設備、殺青老嫩、鍋溫不同而異。在同一鍋溫條件下,采用機械傳動的鍋式殺青,其投葉量經驗公式為: 投葉量=(150-5K)·R3千克/鍋 式中,K為鮮葉老嫩級別,R為殺青鍋半徑。 


      (3)、殺青時間 一般鍋式殺青時間有5—10分鐘之間。時間長短與鍋溫和投葉量有關。殺青時間過長,殺青葉失水過多,不利于做形;殺青時間過短,鮮葉的茶多酚、蛋白質等成分水解轉化不充分,成品青澀味重。一般宜掌握“嫩葉老殺,老葉嫩殺”的原則。 


      (4)、方法 鍋式殺青應掌握“抖悶結合,多抖少悶”的原則。抖殺就是將葉子揚高,以有利于水分的散失,青草氣揮發,使清香透發,防止葉色黃變。悶殺是加蓋不揚葉,使熱蒸氣有葉內作短時間 的停留,迅速提高葉溫,徹底破壞酶的活性,促進有關物質的水解和轉化,使芽葉殺勻殺透,避免產生紅梗紅葉。實驗證明,茶葉中酶的活性,當溫度高到40—50時最強烈,如溫度繼續升高,酶的活性開始鈍化,當葉溫升到70,酶的活性便遭到破壞。因此,在殺青前期若能使葉溫迅速升高到70經上,便 能有效制止紅梗 紅葉。但如悶得時間 ?,芽葉易黃熟并伴有水悶氣,同樣不符合茶葉品質要求。 


      鮮葉在鍋內轉動,待到由鮮綠轉為翠綠,葉面失光澤,手握成團,稍有彈性,葉質較柔軟,折梗不斷,聞其香帶有清香感,則要起鍋,進行攤晾,轉入揉捻。 


      目前,生產上除鍋式殺青外,推廣較多的是滾筒式殺青機。滾筒青機具有操作方便、勞動強度小、工效高、節省燃料、連續作業等優點,但由于在筒內滯留的時間過短,易生青澀味,同時由于 在筒內水蒸氣散發不暢,極易在筒內和筒口粘結葉子而生成煙焦味。 


    二、 揉捻 


      揉捻是炒青綠茶成條的重要工序。揉捻是利用機械力使殺青葉在揉桶內受到推、壓、扭、和摩擦等多種力的相互作用形成緊結的條索。揉捻還使葉片細胞組織破碎,促使部分多酚類物質氧化,減少炒青綠茶的苦澀味,增加濃醇味。除少數手工揉捻外都用機器 揉捻。 


      機制綠茶的揉捻機各類很多,型號不一,性能各異。生產實踐中制炒青綠茶不宜使用大桶揉機。大型機投葉量多,時間長,揉捻過程中葉溫高,易產生黃熟現象。一般都選用桶徑45厘米和55厘米的揉捻機,生產量大時也可采用65厘米揉捻機。應根據制茶種類和葉質嫩度確定投葉量與加壓大小和揉捻時間。掌握“嫩葉輕揉,老葉重揉”、“輕—重—輕”和“抖揉結合”的原則進行操作。綠茶多為一次揉捻,嫩葉一般要揉20—25分鐘,老葉采用重壓長揉,解塊分篩,分次揉捻,但總時間一般不超過50分鐘。高檔茶成條率在85%以上,細胞破碎率在45%以上;低檔綠茶成條率在60%以上,細胞破碎率達65以上,即是揉捻完成的標志。 


    三、 干燥 


      干燥是茶葉整形做形,固定茶葉品質,發展茶香的重要工序。由于所用的機器不一樣,干燥的工藝可分為:全炒法、全滾法、滾炒法,由于工藝不同,生產的產品品質也有所不同。以滾炒法為例,干燥分為三部分即二青、三青。 


      二青:二青的目的在于蒸發部分水分,減少粘性,提高芽葉的可塑性便于成形。揉捻葉的含水量為60%左右??捎脻L筒殺青機,方法是,筒溫70--80℃,投葉量15公斤,時間15分鐘。二青葉適度標準為:減重率30%,含水量35%--40%;手捏茶葉有彈性,手握不易松散;葉質軟,粘性,葉色綠,無煙焦和水悶氣。 


      三青:分2次進行,即初炒和復炒。初炒鍋溫70—100℃,投葉量13公斤左右,時間30—40分鐘,此時含水量20%--25%。攤晾20—30分鐘后,用5號篩進行篩分。篩面葉進行復炒。復炒葉和篩底茶分別滾至足干。復炒鍋溫為60—80℃,投葉量18公斤,時間40—60分鐘,含水量在12%左右。 


      溫度掌握在50—60℃之間,采取先高后低。滾炒到含水量5%左右、手捏即成粉末時,出鍋攤涼包裝。 

     

     扁 形 茶 的 加 工 技 術

     

    龍井茶是扁片形茶的代表,素以“色綠、香郁、味甘、形美“四絕著稱。其品質特征是外形扁平光滑、削尖挺直、色澤嫩綠;內質香高持久、湯色明亮、滋味甘爽,葉底嫩勻成朵。手工制作手法分抖(透)、搭(帶)、捺(抹)、拓、甩、扣、挺、抓、壓、磨(蕩)等十大技巧。

     

     

    青鍋當鮮葉攤涼至含水率達68-70%時開始殺青,殺青在口徑62cm的電炒鍋或柴火灶進行,當鍋溫上升到90-100℃時開始投葉,投葉量為100-125g,下鍋時能聽到輕微的爆聲為最宜鍋溫,入鍋后先用抖、拓以蒸發水分,炒約3min鮮葉開始干癟,鍋溫適當下降,此時不能聽到爆聲,隨后減少抖動的手法,加用搭、捺的手法,炒至梗子干癟,外形扁平,梗葉色澤一致,約七成干時即可起鍋。青鍋歷程15-17min。


    煇鍋將青鍋葉進行簸、揀、篩,除去片、末、梗、果等夾雜物,用3號篩篩出頭子,再用4號篩將葉型大、中、小分開,便以煇鍋時干燥均勻,不脫檔斷頭。而后把大、中、小三檔青鍋葉分別攤放回潮,待茶葉略變軟時即可進行煇鍋。投葉量一般是2-3鍋青鍋葉并為一鍋,茶葉下鍋后以拓為主,用抖適當輔助,等茶葉轉熱時可采用輕抓、輕捺的手勢,炒制茶葉不粘手時采用抓、挺、捺為主的手法,并逐漸用力,以使茶葉扁平,手勢總的來說是由輕到重,炒到茶葉將干時,用力要減輕,以免炒碎茶葉,當梗葉干燥程度一致時即可起鍋,歷時20-25min。最后再進行分篩去雜,歸堆包裝。

    国产真实交换乱配95国产